鍾耀華醫師(內科)遇中風,不用驚
中風即是急性腦血管疾病,是香港第四大常見死因,即使避過死亡,中風也會導致病人出現不同程度的殘障。近年更有年輕化趨勢,實在令人驚怕。
中風雖然可怕,但只要實踐中醫的“治未病” 理论,就可大大減低它對我們的影響。“治未病”即是”未病先防”、“既病防变”、“瘥后防复”3 个方面。
在”未病先防” 方面:中醫的體質學可以大派用場,文獻提出血瘀和痰濕型體質都是中風易感體質,在末出現中風時,先用中藥調理好身體,可以感少中風出現的機率。當然也要積極處理西方醫學所提出的中風危險因子,包括高血糖、高血壓、高膽固醇、肥胖和心律不整等。
在”既病防變”方面,當出現中風也不用怕,只要我們多了解中風的病徵,配合中西醫的治療,掌握它的黃金治療期,就可大大減低中風的死亡和致殘率。
認識中風的基本病徵:
-
“談” :口齒不清、吞嚥困難
-
“笑” :兩邊面部表情不對稱
-
“用” :單邊手腳不能用力或麻痺
出現以上徵狀,就要立即打999叫救護車送去就近急症室先進行西醫治療(第一個黃金3小時) 。經西醫治療後,病情穩定下來,病人就要盡快(在發病後半年內)接受康復和中醫治療(第二個黃金治療期) 。及時的中西醫治療,可防止病況轉差,且可大大降低致殘率。
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(WHO)已將中醫針灸療法納入為中風治療有循證醫學根據及有效的方法。研究表明針灸治療能夠增加腦部血流以及血糖的供應,保護中樞神經元,減少腦神經元的凋亡。
一般來說中藥或針灸治療中風,均須及早開始。一個月內恢復速度最快,一個月到三個月內恢復速度還不錯,三個月到六個月內恢復速度普通,六個月以後恢復就很差了,所以腦中風要愈早找中醫配合其他治療愈好。
在中醫的治療主要分三個階段:軟癱期,痙攣期和恢復期
-
軟癱期:運用頭針、脊背針、巨刺法和開竅醒腦來促進腦部氣血循環,同時促使低級 中樞儘快“蘇醒”,為高級神經中樞控制創造條件。
-
痙攣期:運用頭針、腹針和陰陽平衡刺來調和陰陽, 抑制肌肉痙攣、協調肌肉運動。
-
恢復期:運用頭針和辨証取穴來促進精細動作形成,加強力量和速度的訓練
常用穴位有:人中,內關,三陰交,足三里和陽陵泉等。其間,我們會通過辨証,用中藥改善病人的體質,使病人可盡快康復及減少因中風而引起併發症如睡眠障礙、認知障礙和情緒不穩等。
最後“瘥后防复”也是非常重要。由於中風后很容易會再次復發,所以病後調理也是必需的。大病初癒,身體氣血陰陽仍亂,需要中醫通過中藥,針灸和食療去平衡陰陽、扶正祛邪並調補氣血,以減少或消除復發的危險。
由些可見中風雖然可怕,但只要中西合壁,利用中醫藥貫穿整個治療中,就可減低它的病發、死亡率、致殘率、併發病和復發率。